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关注微博 关注微信

遂川网

x
温馨提示

本插件主要是实现一些右键的相关控制功能,您可以自己编写提示内容,也可以设置不提示

我知道了

热图推荐

[图文遂川] 历史名人

[复制链接]

2016-5-26 16:25:00 2046 0

编辑-如花 发表于 2016-5-26 16:25:00 |阅读模式

编辑-如花 楼主

2016-5-26 16:25:00

 
宋代“父子进士”蒋贲、蒋概
  一门俊杰“孙氏三龙”孙逢吉、孙逢年、孙逢辰
  抗清诤臣廉吏郭维经
  江西古代名医——蔡宗玉
  永恒的怀念——井冈之子陈正人
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王佐

宋代“父子进士”蒋贲、蒋概、蒋贲善理财政
  蒋 贲(1007-?),北宋八年(1030),24岁时中进士。他一生担任的都是为朝庭理财管物的官员,曾任度支判官,河北转运使等 要职,最后敕升为掌管全国财物赋的三司度支使。蒋贲恣性明敏,极具理财天赋。从政一生,开源节流,为国家的财政建设做了大量有益的事,被仁宋皇帝誉为,是 一个能根据具体情况,办好各种事的理财官。 蒋贲初来任广信军通判,为朝庭建造漕运船只。经各地巡走了解,现使用的漕船大多年久落后,影响运力。且漕船的 建造管理纰漏诸多,存在着不少营私舞弊的现象。蒋贲组织一批江南名匠和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才,动工建造一种新船。经过反复的研究设计,终于造出了一种工艺更 为先进,运量大的“锁袱船”,并在施工中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、实用的管理方法。先进的工艺和严格的管理,使所造的锁袱船相比过去同类船只的人工、物料节省 了一半。锁袱船投入使用后,易操作,运量大,倍受欢迎。时任河北转运使的欧阳修因喜其“可行漕运之列,杜侵欺佞之奸,甚见便利”,便将这种造船方法奏请朝 庭推广。朝庭十分欣赏蒋贲的才华,表彰他为国家做了一件大好事,便立即下令各地广造锁袱船。于是锁袱船便逐渐替代旧式漕船,成为当时漕运的主要船只之一而 盛航于大江南北。蒋贲任度支判官时,西部边防吃紧,朝庭大量招募兵员。当时一些心术不正的贪官污吏,以虚领实,以少冒多“吃空饷”。同时,享受朝庭俸禄的 皇帝宗室繁衍,吏员陡增,国库支出几年间便成倍增长。一方面,连年战乱,民不聊生,国库空虚;一方面,“吃空饷”等徒耗国用的增多。蒋贲洞察利弊,与时任 三司使的田况商议,由田况作《皇祐会计录》,认真详细稽录财政的各种收支,上报朝庭。这种有利的做法得到朝庭嘉许。之后,国库便按照这本《皇祐会计录》拨发开支,因而有效地遏制了名目繁多的财政支出,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。蒋贲做事清正廉洁、胆大干脆,由此也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,但他心底无私,从不畏惧。 由于蒋贲卓越的理财能力,累得朝庭的赞许。嘉祐二年(1057年),蒋贲51岁时,宋仁宋皇帝敕授他为三司度支使,掌管全国的财政。并称赞他醇深庄重,公平无私,学问高明,见识超越,是个理财的能官。

文学名士蒋概
  蒋贲之子蒋概(1032-1094),字如德,号康叔,北宋明道元年(1032)出生,17岁便中了举人,18岁中进士。少年成名,有文才,怀大志。嘉祐元年(1056), 概为归州巴东县令,时哲学家周濂溪为合州判官,慕龙昌洞之胜,邀蒋概与同游,并属蒋概作《龙昌洞游记》,一时传诵。从此,与周濂溪常有往来,相得甚欢。治 平二年(1065),京师开封大水,皇帝诏群臣进言,概上书论事,箴规朝政,言词剀切。以后曾任大名府知府等职,并得以漫游河朔,对北宋后期边防日亟的状 况颇多感慨,曾对友人说:“丈夫当立功绝域,建万里封候之业,岂甘随群老死于青衫中哉。”并有《登雄州北门诗》:“壮士未酬志,乘秋感慨多。幽燕新种落, 唐汉旧山河。寒月沉青冢,边声起白波。如何得万骑,玉垒夜经过。”由此可见其抱负。
  蒋概一生著述甚多,后皆散佚。晚年辞官归里后,继承其父之事业,在县城水南洲背教授生徒,于绍圣元年(1094)去世,终年63岁。


一门俊杰“孙氏三龙”孙逢吉、孙逢年、孙逢辰
  遂川自古以来人才辈出。宋代吏部侍郎孙逢吉和他的两个弟弟孙逢年、孙逢辰就是杰出代表之一,他们均进士及第,以政绩、学识闻名于世,时称“孙氏三龙”。
  孙 逢吉(公元1135-1199年),字从之。吉州龙泉北乡(今遂川县大汾镇寨溪)人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年)初次考取举人,二十九年再次考取举 人,三十二年第三次考取举人,次年,即隆兴元年(1163年)中进士。先后任郴州司户、常德教授、萍乡知县、国子博士、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导官、秘书监兼 吏部侍郎等职,最后以修撰致仕。老年自号“静阅居士”,卒谥“献简”。有《静阅居士文集》七十卷、《职官分纪》等著作。
  孙逢吉初入仕途即显出他的聪明才识。为常德教授时,得到侍郎李焘的称赞,他虽然只是执掌教育的官员,但和他讨论国事,却能条理清楚,分析问题对答无误。他“天性清亮,志行纯励,足以激浊扬清……其经术文章迥流”。朝臣刘珙、郑伯熊等人对他也很赞赏。他们建议朝廷:“岂可以千里之骥,伏枥于伯乐之庭,资启沃之贤,抑于下僚之末!”
  由于李焘、刘珙等人的推荐,孙逢吉升任萍乡知县。任职期间,他重视文化教育,尽量为民备荒和减轻百姓的负担。“礼诸生,榜讲堂曰‘崇励’,刻石曼卿所书经史于上。买田为义庄,捐俸置社仓。辍币代民输。”以政绩显著而闻名,此后便接连升迁。绍熙二年(1191年)春二月,雷雪交作,皇帝下诏书向朝臣于征政事方略,孙逢吉当时任司农寺丞兼实录院检导官。他应诏上书皇帝,提出“去蔽庾、亲讲读、伸论驳、崇气节、省用度、借名器、拔材武、饬戎备”八点主张,所言皆切时病,得到皇帝器重和信任,被提升为右正言。
  孙逢吉任右正言期间,以直言敢谏著称,他甫任言职,就上书批评皇帝的宗室、亲戚大肆建造府第,占地广阔,拆占民房,“每建一第,撤民居数百,咨怨者多。”并建议对此加以限制,使一些亲王“闻之,亟令罢役”。当时,工部侍郎兼临安知府潘景王圭,善于阿谀逢迎,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。司谏邓数次上书揭发潘的罪行,反遭潘景王圭的暗算。结果,潘却升官,邓却降职。对此,孙逢吉打抱不平,又上疏要求皇帝收回成命,并说:“优迁其官而罢言职,后来者且以言为戒。”皇帝不予理睬,孙逢吉又上书弹劾潘景王圭“胁持台谏,蔑视朝纲”,终于使潘景王圭罢职。《宋史》载,孙逢吉任谏官七十天,给皇帝上书二十次,并且“词旨剀切,皆人所难言者”,充分表现了他的敢言和尽职。
  孙逢吉既敢于直言急谏,又刚直不阿,蔑视权贵。《宋史·列传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:当时,丞相赵汝愚已被罢职,韩佗胄专执国柄。一天,皇帝到重华宫,群臣行礼毕,都出宫门准备上马离去,忽然闻报韩佗胄来了。群臣又返回来,恭敬迎接。孙逢吉则说“既出复入揖,臣子事君父之礼当如是耶?”于是不揖而去。朱熹和彭龟年因论韩佗胄专权,先后被降职,被罢逐。孙逢吉对此急上书皇帝,说:“道德崇重,陛下所敬礼者无若朱熹;志节端亮,陛下所委信者无若彭龟年。熹既以论胄去,彭龟年复以论胄绌,臣恐贤者皆无固志。”“陛下所用皆庸鄙之徒,何以立国?”如此诤诤谏言,直接批评了皇帝去君子、用小人的政策,从中足见孙逢吉刚直不阿、不畏权贵的秉性。
  孙逢吉的直言急谏,刚直不阿,不畏权贵,得到了朝中正直同僚的赞叹与敬佩,但同时也“浸失上意”,得罪了权贵,为自己种下了祸害。
  孙逢吉与大学士朱熹为同朝大臣,都要轮流在“经筵”上为皇帝讲解经传史鉴。一次,朱熹因在讲筵上与皇帝“持论切直”,便有小人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,激起皇帝对朱熹的不满,结果朱熹被逐走。一天,孙逢吉在讲筵上讲解《诗经·权舆》篇,其内容“刺秦康公忘先君之旧臣,与贤者有始而无终”, 这个史实与罢逐朱熹一事相类。孙逢吉借此机会委婉劝谏皇帝,结果与皇帝发生了争论,使皇帝很不满意。从此,孙逢吉逐渐失去了皇帝的器重与信任,由右正言改 任国子监司业。孙逢吉通过在京的谏职生涯,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艰难。更想到自己已失去皇帝信任,朝中又有韩佗胄专权,便不愿再任京官,请求外调改任湖南提 刑。
  孙逢吉的刚直不阿、蔑视权贵也为佞相韩佗胄所痛恨,以至遭到暗算,以“诬诋罪”降职知太平州。事情的经过是这样:一天,吏部官员集会,有吏密报“优人”王喜将担任阁职。孙逢吉听了就气愤地说,在皇帝面前“效朱侍讲(朱熹)进趋以儒为戏者,岂可令污阁职?”便即“抗疏力争”,同僚中就有人将此事密告韩佗胄,当时王喜担任阁职的任命实际还未出来,孙逢吉就落了个“诬诋”罪,而外放知太平州,又转任知赣州。
  “孙氏三龙”中的另外两“龙”孙逢年、孙逢辰,官职虽不及孙逢吉,但“均以文名”,在事职之地做了许多有益百姓的事情,在地方管理方面颇有名声。
  孙逢年,字振之。绍兴三十三年(1162年)初次考中举人,乾道四年(1168年)再次考中举人,乾道七年(1171年)第三次考中举人,乾道八年中进士。经三次大比,孙逢年可谓学富五车了。他最后考中进士的考卷“对策”,使主考官看了大为赞叹:“此王符潜夫论崔正论也。”“仕终上犹县令”。
  孙 逢辰,字会之。南宋孝宗乾道二年(1166年)进士。他也是三次考取举人后才进士及第的。曾为赣县丞,又先后担任都堂审察特添差镇江军判官,提辖榷货务, 知澧州、袁州等职。他为官清廉,体恤民情,为当地百姓的安居乐业、发展生产等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。如任赣县丞时,正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,有“茶寇转剽江西,逢辰以赣县丞董饷,乃赍金帛,所至易省馈,运十八漕以名闻。”深受百姓爱戴,也因此闻名一时。又如,在“都堂审察特添差镇江军判官”任上,为吉、赣两郡做了一些有利于当地百姓的好事,使两郡深受益。据《龙泉县志》载:吉赣有船场,所用油麻随苗折料,其值既倍于苗而折才十之七,民以为病。逢辰力言于漕,将两郡所纳油麻随升斗而折之,所少之数悉与蠲释。”“漕奏诸朝,得旨从之。两郡蒙其利。”
  孙逢辰一生中除治政有方取得显著政绩外,还有许多著述,如《养晦集》三十卷等,惜巳失传。
  “孙氏三龙”能成为一代名人,与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息息相关。其叔父孙叔通,字深远,北宋政和壬辰(1112年)进士。他“储书万卷,时号‘孙书库’。”对于“历代兴废,治乱得失,人或叩之,自源徂流,诵答如謦”。据此,我们可以想见“三孙”成才的外在因素――家庭的熏陶与影响起了不小的作用。

抗清诤臣廉吏郭维经
  郭 维经(1588—1646年),江西遂川人。天启四年(公元1624年)中举人,次年考取进士,初授为行人。崇祯三年(1630年)任南京监察御史。明王 朝崩溃后在南明福王(朱由崧)小朝廷供职,因反对奸权马士英荐魏忠贤余党阮大铖任兵部尚书,遭排挤,遂称疾归里。不久为在福州称制的唐王(朱聿键)起用, 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,兼吏兵二部尚书,总管五省军务。后在督师援赣州的抗清战役中兵败,隆武二年(1646年)十月初四日,自焚于赣州嵯峨寺,终年59 岁。他的子侄郭应诠、郭应衡、郭应煜都在抗清斗争中不屈牺牲,可谓一门忠烈。其女儿发明的古代木材计量方法“龙泉码”流传至今。
  郭 维经步入仕途的十几年间正是明朝政权的多事之秋,朝廷政治腐败,人民苦难深重。他不畏皇权“天威”,敢于屡次上疏抨击时弊,甚至直接“刺帝”。史称他“疏 称时弊、中有所举刺。……帝切责之。”他嫉恶如仇,不惧权贵,“英毅敢言,权贵惮之”。宰相周延儒庸懦贪鄙,家人弟子横行不法,他连上三疏弹劾,中有“先 斩延儒以谢天下,然后杀臣头以谢延儒”等语。在南京任上他严惩那些欺压百姓的勋戚豪绅。为平民愤,曾“立致巨魁十余人毙之杖下”,百姓呼他为“郭青天”。
  郭维经在监察御史任上,刚直不阿,为民请愿,他写了许多奏章,内容都是揭露社会矛盾,反映民情,充分体现了他时时关心民众苦难的民本思想。他的奏章措辞尖锐,泣血呼吁,不避权势,直陈其事。
  崇 祯六年,温体仁任首辅,他排除异己,企图使用魏忠贤余党,朝政混乱争吵,谋私夺权,不问民间灾难疾苦。郭维经写了一篇题为“国事不堪再误揆席……以端取 本,以救时艰”的奏章,直指温体仁他们“其全副精神不用于筹国是,而用之于营己私……一任民穷日甚,边烽日警,灾异日益告,直视之若无见,若无闻……”指 出他们只是“浪负时名,竞荣躁进”。
  在 南京任上他还担负着巡河、巡城、巡仓的重任,他夙夜匪懈,不辞劳苦,长期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。巡察期间,他目睹一些地方官吏横征暴敛,鱼肉百姓,乃愤然 上书,恳求皇上采取根本措施,减轻税赋,解除民困。在一篇题为“民力已竭,民困当苏,请蠲小利以除大害”的奏章中写道:“……使供之民用其财而丧其乐生而 且使不有其性命,则搜于何处,加于何人?”他愤怒地指控那班“鲜衣高帽,随从如云,拥簇榷关,各分其余润而无不饱满”的贪奸税棍们搜刮民财的嚣张气势,认 为有必要惩治他们,说“触邪斥佞,臣之职也”。
  他到河南、苏州一带巡察时,把所见的灾害惨状直接上疏:“江南三月无雨,吴门大风拔屋,维扬州邑,巨浸飘没……或旱魃为灾,青野尽或赤地;或暴风作祟, 屋 忽为飘蓬;或海啸而乐土倏为蛟宫;或河溢,桑田皆为凫渚。迅雷拔山振海,淫雨贯天达地。经旬弥月,胆落魂销,东作西成,一无所望。老幼辗转沟壑,父母妻子 流散载道……”于是他极为悲愤地写道:“谁司民牧而坐视百姓饥寒逃窜相寻于死亡,而不哭泣呼吁于君父之前耶?此臣所以裂胆泣血不得不代为哀鸣者。”他愤怒 地指出那些地方官吏不顾人民死活,只知拼命榨压百姓:“有司惟知提几副穷骨头日事敲扑,以完正供……”“沟壑穷魂,自一线残喘之外,他无所有,将敲扑于碎 骨终是难完……”他描述当时凄惨恐怖之状时写道:“所过拥遮马头,号泣震天,清夜闻之皆神愁鬼哭之惨……”
  面 对严重的天灾人祸,郭维经已意识到明朝天下已岌岌可危,他不禁大声疾呼:“十五年来民穷已极……而至此恐严父慈母亦不能保其骄子,而谓其诸有司能固其民 乎?”最后他疾首痛心地说道:“兵荒交困,民渐汹汹思乱,譬人身内伤外感一时并攻,即良医至此束手无策。”“异常灾变,饥寒迫切,时事至此,真堪痛心,臣 等与有司百姓皆在漏舟,故不觉疾呼亡音!”
  对于官场中的腐败现象,他提出杜绝和清除那些争权夺位,谋私钻营和碌碌庸庸之辈,建议“立绝奔竞之路,以清登庸之阶”。
  郭维经身为监察御史,由于多次直言进谏,触痛了权臣,得罪了皇帝,故屡遭贬谪。但他全然不顾个人得失乃至生命安全,始终站在百姓的立场上为弱者呼吁。甚至直接把自己置身于百姓之中“血诚毕吐”。
  郭维经为官十几年,始终奉守那种“落落莫莫,孤踪自矢”,“恬恬淡淡,芥视浮名……穷不失义,达不失望……百年之富贵与子孙之荫庇直敝屣视之”(郭维经奏章语)的人生准则。他在京为官,家里仍十分贫寒,夫人留在家乡过着勤俭日子,志书上说她“愈自谦逊,服饰诸如平时。”
  后来,清乾隆在遂川县五斗江乡三溪的郭氏宗祠门口为郭维经赐立了一座“尚书第牌坊”,上书“宇宙正气”四字,以旌表郭维经刚正廉洁、正气贯天的伟大气节。

江西古代名医——蔡宗玉
  蔡宗玉,字象贞,号茗庄,龙泉上州(今雩田镇塘背村)人。生于清乾隆三年(1738),乾隆三十六年以癝膳生员参与编修《龙泉县志》,嘉庆元年(1796)59岁时为恩贡生。
  蔡氏为儒医世家,清同治《龙泉县志》载:“(宗玉)祖、父皆以名儒习医学,藏医书甚富”,且医术高明。蔡宗玉幼时聪慧,从小勤奋读书,嗜书成癖,致力求 取功名,后因仕途坎坷,弃儒从医。蔡宗玉对古典医籍及历代名家学说细心研读,勤于实践,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,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他治病讲求“方必切病, 药必对症”,行医数十年,医术精湛,医德高尚,名重当时。蔡宗玉晚年潜心著书立说,集历代名家医著,结合自己从医数十年的实践,在七十岁高龄时,著成《医 书汇参辑成》二十四卷,刊于嘉庆十二年(1807),“金溪进士蔡上翔为之序”。这部医学巨著收集了清朝以前历代名家医学理论,集中医基础理论、诊断学、 中药学、方剂学、内科、妇科、儿科及五官科之大成,论述范围广泛,内容十分丰富。这部医著有两大特点:一是尊崇经典,汇集众家之长,精深广博;二是分类编 写,排列有序,浅显易懂,检索方便,切合实用。“分注于各症,逐条之内,症必详辩,药随方释,使阅者依病审脉,依脉辩证,依症寻方,依方定药,洞达无 疑。”所引典籍,有不少是过去的汇辑医书所未触及,所阐述的观点,更是前人所未发,堪称真知灼见,不朽之作。
  蔡宗玉晚年为编辑《医书汇参辑成》呕心沥血。他在该书“凡例”中写道:“医书原欲以济人,故不禁翻刻。及授梓时,复邀良友,共相校正,诚恐一字之讹,有 关性命。”足见其以医济世的胸怀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。书成之后,广受医学界喜爱,先后有清嘉庆十二年丁卯本、嘉庆间次知斋刻本、清道光十九年重刊本、文 奎堂重刊本、清光绪间刻本和清朝刻本等6个版本,被医学界捧为珍品。至今,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四川、沈阳、江西等各大图书馆均有藏书。1990年,遂川编 修《遂川县志》时,该县志办到雩田镇塘背村调查资料,在蔡宗玉宗亲后裔蔡继鸿家发现有保存完好的《医书汇参辑成》。 蔡宗玉将毕生精力奉献于医学事业,起 沉疴,济群生,良方震世,妙手回天,被医学界称之为江西名医,是当之无愧的。

永恒的怀念——井冈之子陈正人
  陈正人,1907年生,江西省遂川县人。1925年5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同年8月转为中共党员。他是大革命时期的老党员,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。1926年4月,在中共江西省委负责秘书处工作。北伐军攻克南昌后,党组织派他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,担任中共遂川县特别支部书记。大革命失败后,他任万安县农民自卫军党代表,中共万安县委宣传部部长。同年11月参加领导万安农民起义,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五纵队党代表。
  1928 年1月,根据毛泽东建议,陈正人调任中共遂川县委书记。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、二次代表大会上分别当选为特委委员、特委副书记。红四军主力下山后,留守井冈 山,担任中共安福中心县委书记。1930年后,历任中共赣西南特委北路行动委员会书记,江西省行委宣传部长、代理书记,红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政治委员,中 共永(丰)吉(安)泰(和)特委书记,中共苏区江西省委代理书记,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兼党团书记,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等职。参加了中 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“围剿”斗 争。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主力长征,正在病中的陈正人被组织留下,坚持斗争。1937年到延安,历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厅长,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 传部部长,中共中央西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部长,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陈正人被组织派到东北,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主任, 中共吉辽、吉林省委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。
  1949 年5月,中共中央决定陈正人为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兼江西军区政治委员。1952年底,陈正人奉调北京,历任国家建筑工程部部长兼党组书记、中共中央农村工作 部副部长、农业机械部部长兼党组书记、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常务副主任、党组副书记、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、党组书记等职。1972年4月6日逝世。

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王佐
  王 佐,1898年生于遂川县下庄。1924年忿于封建势力压迫,在井冈山组织绿林队伍打击为富不仁,救济贫苦百姓。1927年1月,受革命影响,将所部改为 遂川县农民自卫军。7月,参加吉安党组织领导的永新劫狱暴动,攻克永新县城,救出狱中的共产党员,为边界的恢复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,保存了一批革命 骨干。之后,在井冈山一带坚持游击活动。10月,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,王佐从革命大义出发,给予支持和帮助,使工农革命军顺利在井冈山立足 安家。1928年2月,所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。王佐任副团长兼二营营长。此举使党在井冈山的武装力量大为增强。3月中旬加入中国共产党,先后 任红四军三十二团副团长,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一团团长兼第一营营长,遂川县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执委常委,中共湘赣边界第一届、第二届特委委员,湘赣边界 防务委员会主任,红五军第五、第六纵队司令员等职。1928年冬,为了建设巩固的根据地,防务委员会在王佐等领导下,动员组织军事根据地内10个乡的暴动 队和群众,建起红军医院、被服厂、军械处、留守处、粮库等后方机关。领导军民筹集粮食、盐、油、布匹、棉花、弹药等物资。还选择有利地形修筑工事壕沟。 1929年1月,红四军主力为粉碎敌人“会剿”主动出击赣南、闽西。王佐留守井冈山,在敌众我寡,弹尽粮绝的严酷形势下仍坚持斗争。1929年3月至4 月,王佐利用敌军忙于蒋桂战斗,力量削减,乘机收复失地。
  1930年2月,王佐在永新被错杀,全国解放后,被追认为革命烈士。
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啊~啊啊啊~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

:
网站编辑
:
924122021@qq.com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:
未填写

主题639

帖子655

积分2110

图文推荐